编程学习网 > 编程语言 > Python > 解释Python的内存管理,内存池(如PyMalloc)的作用是什么?
2025
09-01

解释Python的内存管理,内存池(如PyMalloc)的作用是什么?


Python 的内存管理这个话题,说实话,很多人平时写代码的时候根本不关心。毕竟写个小脚本,print 打印一堆东西,程序跑完内存自动就释放了,看起来好像一切都挺顺溜。但要是真去面试,面试官要是追问一句“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你了解吗?”你要是只会说“Python 有垃圾回收”,那基本凉凉。今天我就用通俗点的方式,把这个事儿捋一捋,顺带聊聊内存池和 PyMalloc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。

先说个大前提:Python 是用 C 写的,咱们平时写的那些对象,底层全是 C 结构体在撑着。换句话说,Python 的内存管理,不是你自己写 Python 代码直接决定的,而是 Python 解释器那帮老哥在底层帮你管的。

Python 的内存管理到底咋回事

Python 的内存管理有三个关键点:引用计数、垃圾回收(GC)、内存池

引用计数这个东西,你可以理解成“对象身上绑了个计数器”。比如你写:


这时候,那个 [1, 2, 3] 这个列表对象,引用计数是 2,因为 a 和 b 都指着它。当你把 a 和 b 都删掉,引用计数归零,Python 就知道这块内存没人要了,于是直接释放掉。

这种机制很直观,速度也快,但问题也明显:循环引用搞不定。举个例子:


这俩对象互相指来指去,引用计数永远不归零。要是只有引用计数,那这内存就泄漏了。怎么办?这就轮到 Python 的 GC(垃圾回收器)上场了。GC 会定期去找那些“虽然计数不为零,但实际上已经没法从外部访问到的对象”,然后把它们清理掉。这个机制在 CPython 里是基于“分代回收”的,简单说就是:新对象先放在一代里,清理比较频繁;活得久的对象就被挪到高一代,GC 扫描的时候就少动它们。

听上去挺合理吧?但故事还没完……

为什么还需要内存池(PyMalloc)

你可能会问:“有引用计数和 GC,不就够了吗?为啥还要搞个内存池?”

问题出在频繁的内存申请和释放上。比如 Python 程序里大量用到小对象(整数、短字符串、元组啥的),每次都去系统的 malloc/free 要内存,效率特别低,还容易导致内存碎片化。就像你租房子,每次住几天就退租,下次再租,结果整个小区的房子空空落落却拼不出一整套来。

于是,Python 官方搞了个叫 PyMalloc 的内存池机制。它相当于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加了一层缓存:程序要小块内存(比如 512 字节以下),Python 就自己从“内存池”里切一块给你,不用老去麻烦操作系统。等你不用了,Python 也先把它丢回池子里,不急着还给系统。这样一来,分配和释放的效率都高了很多。

PyMalloc 的工作方式

具体咋干的呢?简单讲三层:

  1. Arena(竞技场):这是最大的块,通常是 256KB,Python 向系统申请的时候一次要这么大一块。
  2. Pool(池子):Arena 会被分成多个 Pool,每个 Pool 专门存放某种大小的对象,比如 16 字节、32 字节、64 字节。
  3. Block(小块):Pool 再切成一个个 Block,最终交给对象去用。

这样设计有啥好处? 第一,避免内存碎片,因为同一个 Pool 里全是同样大小的对象,用起来特别规整。 第二,速度快,因为很多申请和释放都在 Python 内部搞定,不用频繁跑到操作系统那里。

你可能没注意的细节

有意思的是,Python 对一些常用的小对象,甚至都懒得回收。比如小整数(-5 到 256 之间的 int),Python 启动的时候就预先建好了,整个进程里直接复用,根本不释放。你写多少次 a = 100,底层都在用同一个对象。这也是为啥你打印 id(100),怎么都一样。

再比如字符串驻留机制(interning),有些短字符串 Python 也会缓存,避免重复申请内存。这些机制配合 PyMalloc,就让 Python 在处理小对象时效率没那么拉跨。

面试官可能追问的问题

如果你在面试的时候答到 PyMalloc,面试官一般会满意,但有些较真的还会继续追问,比如:

  • “那 Python 程序占了很大内存,但你明明删掉了对象,为什么系统任务管理器里内存没降?” 这就涉及到 PyMalloc 的另一个特性:它经常把内存留在池子里,不急着还给操作系统,所以你表面上看内存没降,但其实那部分已经可以被 Python 自己再次利用。

  • “PyPy 和 CPython 的内存管理有啥区别?” CPython 用的是 PyMalloc + 引用计数,PyPy 则是基于 JIT 和更先进的垃圾回收机制,两者有差别。但在常规面试里,答出 CPython 的情况就够了。

  • “GC 是不是能完全解决内存泄漏?” 并不能。Python 层面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内存泄漏,但如果你用 C 扩展模块写得不规矩,忘记减少引用计数,还是能泄漏。再加上有些对象比如文件句柄、网络连接,本质上还是需要你手动关闭。

我写到这儿,突然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人吐槽 Python 内存占用高,但实际上问题更多出在程序本身的写法上。比如你用 list 存几百万个 dict,肯定炸。换成 array、numpy,内存占用能立马降下来。内存池帮不了这种逻辑层面的浪费。所以啊,理解原理是一回事,写代码时动点脑子才是真功夫。

各位要是准备面试,这块知识点你们觉得够了吗?还是说你们更想深入到 PyMalloc 的源码层面去啃?

以上就是“解释Python的内存管理,内存池(如PyMalloc)的作用是什么?的详细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Python教程欢迎持续关注编程学习网。

扫码二维码 获取免费视频学习资料

Python编程学习

查 看2022高级编程视频教程免费获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