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微软已经停止海下数据中心项目,海下数据中心项目虽然散热方面确实比较好,但估计也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,所以现在美国初创公司 Starcloud 准备将服务器发射到太空中运行。
Starcloud 计划于 2025 年 11 月发射 59 千克的 Starcloud-1 卫星,这颗卫星内部将搭载英伟达 H100 GPU 作为测试,英伟达称这颗冰箱大小的卫星预计将提供更强大的 GPU 算力。
与运行在地表的数据中心相比,太空数据中心有着诸多优势,包括可以持续暴露在阳光下进行太阳能供电,而且太空中几乎没有遮挡物因此 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也非常稳定。
其次太空温度极低因此散热方面几乎不是问题,不需要使用工业风冷或者液冷进行散热,Starcloud 估计,即便算上发射费用,这些太空数据中心也比地表的数据中心便宜 10 倍。
Starcloud-1 属于实验性产品并计划使用 SpaceX 的猎鹰 9 号发射到太空运行,到明年 Starcloud 准备发射规模更大的 Starcloud-2 号卫星,2 号卫星将成为 Starcloud 首颗商业卫星。
当然虽然太空温度非常低但由于是真空环境,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导热量,所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辐射散热,但辐射散热相较于传导散热效率极低,这意味着卫星需要配备非常大的散热器。
不过 Starcloud 还没详细介绍这些内容,估计要准备卫星发射后有数据了才会公布,至于联网倒不是大问题,毕竟即便 Starcloud 本身没有直连地球的手段,也可以连接星链卫星进行联网,搞定联网、供电和散热后,太空数据中心还真可行。
其他问题则是维护和太空垃圾了,如果内部出现故障那么也没法轻易进行维修,如果彻底无法远程修复的话卫星则可能会被抛弃成为太空垃圾,到时候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会越来越多。
以上就是“美国初创公司计划将英伟达H100加速器发射到太空 利用太阳能供电和宇宙低温提高效率”的详细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IT圈内资讯欢迎持续关注编程学习网。
扫码二维码 获取免费视频学习资料

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://www.phpxs.com/post/13622/
- 转载请注明:转载必须在正文中标注并保留原文链接
- 扫码: 扫上方二维码获取免费视频资料